当前位置: 公告通知> 心理资讯> 详情

聚焦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创新突围 守护心灵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聚焦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创新突围 守护心灵

10月17日,第十七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在北京开幕。

      中国网心理中国10月19日讯(记者 苏向东)恰逢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40周年,第十七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1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以“融合促进发展,创新驱动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海内外近3000名心理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及行业代表。

聚焦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创新突围 守护心灵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历经40年风雨,已发展成为拥有27个专业委员会、5个分会、4本国家级专业刊物和众多会员的国家一级社团,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开幕式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王刚表示,党和国家对人民心理健康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与“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的设立,为心理卫生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面向未来,协会将充分发挥学术平台的引领作用,持续加强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大力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原创性研究;聚焦实践应用,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拓宽数字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关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专业服务送到基层,为社会构筑坚实的心理安全防护屏障。

聚焦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创新突围 守护心灵

聚焦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创新突围 守护心灵

10月18日,大会围绕“根植传统文化沃土,东方智慧赋能心理学”主题进行圆桌对话。 

      全民心理健康问题呈低龄化、隐匿化趋势

      如何应对?

      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全民心理健康面临严峻挑战:心理问题呈低龄化、隐匿化趋势,各类情绪障碍发生率逐年攀升。

      对此,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姜雯提出“融合”与“创新”两条应对举措。一方面,将心理健康深度融入公共卫生、基层服务网络和社会治理大局,实现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根本性转变。另一方面,着力通过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普惠高效的服务新模式,以科技之力突破人力与地域的限制,全面提升服务的可及性、规范性与有效性。

聚焦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创新突围 守护心灵

聚焦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创新突围 守护心灵

图为大会现场  摄影 中国网心理中国记者 苏向东

      心理咨询市场面临伦理风险

      如何化解风险,实现有效监管?

      近年来,随着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咨询机构鱼龙混杂、心理咨询师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逐渐凸显。移动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使自媒体日益成为心理咨询师自我营销和招揽个案的工具。然而自媒体在帮助心理咨询师迅速积攒人气获取个案的同时,一些心理咨询师的伦理不端行为也通过网络迅速放大,对整个行业声誉产生消极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赵旭东指出,国际上对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监管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实践表明,针对行业的立法是政府管理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通过行会对个人资格进行认证和从业伦理监管是行业内部约束的最有力的方式。

      “心理咨询无处不伦理!要高度重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伦理教育、实践和成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史杰强调。

      针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服务质量整体水平不高,专业人员胜任力水平偏低的现状,史杰提出三点建议推动中国心理咨询职业化发展:一是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学历教育与规范培养等;二是完善专业人才成长机制。包括继续教育、个体咨询与督导、学术交流、人际网络与支持、压力管理、自我关怀。三是建立规范的监督管理体系。包括职业资格的注册管理、伦理监督、法律援助、收费、保险(第三方支付)等。

      史杰说,中国心理咨询行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其职业化进程不仅要关注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和服务质量,也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对心理健康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聚焦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创新突围 守护心灵

聚焦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创新突围 守护心灵

图为大会现场

      中国特色心理疗法走向世界

      推动国际心理健康事业蓬勃发展

      中国网心理中国记者在大会上了解到,过去几十年,心理治疗正从流派林立走向理论整合,从临床边缘走向公共健康核心。精神动力学、人本主义、认知行为疗法等传统流派依然活跃,系统家庭治疗、正念疗法、叙事疗法等新兴模式逐渐崛起。

与此同时,中国与东方心理治疗的本土化探索逐步进入国际视野,道家认知治疗、中医系统心理疗法、后中国传统智慧改造精神分析、后家族主义家庭治疗等中国特色疗法正走向世界,引起国际关注。精神卫生和心理治疗领域的中国学者们正以自己的积极创新实践,贡献中国传统智慧和当代经验,推动国际心理健康事业蓬勃发展。

      据悉,本次学术大会为期3天,以主旨报告、专家对谈工作坊、专题分会场等形式进行前沿学术交流。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科技与人文聚合助力职业心理健康、特殊群体心理干预、数字赋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等热点专题开展百余场学术报告会,同时就“人工智能+心理健康的公共安全伦理挑战”“根植传统文化沃土、东方智慧赋能心理学”等话题进行圆桌对话。此外,大会还将举办4场科普公益活动,通过跑步、观影、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心理学知识。(图片除署名外,由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