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告通知> 心理资讯> 详情

重庆秀山:试点赋能筑防线三级联动护童心——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见实效

来源:日照新闻网

重庆秀山:试点赋能筑防线三级联动护童心——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见实效

      “感谢你们的帮助,孩子现在愿意说话了,也重新回到了校园!”近日,秀山县平凯街道14岁少年李某的家长,向参与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的工作人员连连致谢。这是秀山县以三级工作体系为支撑,扎实推进心理关爱“润苗行动”的生动缩影。

      自启动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以来,秀山县秉持“专业赋能、协同联动”理念,深度融入“民政+”格局,构建起“行政牵引、专业落地、服务闭环”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护模式。通过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三级联动,引入专业心理健康团队,将服务渗透到儿童关爱保护各环节,为未成年人成长筑牢坚实屏障。

      县级中枢“强统筹” 专业赋能定方向

      作为全县儿童保护“中枢大脑”,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牵头搭建高效联动平台,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全县统筹规划。专业团队全程参与困境儿童保护工作设计,前期完成全县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摸排,精准掌握自我认同危机、社交回避等需求特点,量身定制服务计划;针对偏远乡镇服务覆盖不足等问题,通过联席会议优化资源分配,打通专业服务下沉通道。同时,联动县精神卫生中心建立“转介诊疗”机制,形成学校、卫生、社区、家庭、社会多元协同网络,已为5名辍学儿童提供“咨询+诊疗+陪伴”一体化服务,助力其重返校园。

      乡镇枢纽“破梗阻” 精准服务提质效

      乡镇(街道)作为三级体系的关键枢纽,着力破解服务落地“中梗阻”。试点项目中,心理健康团队与乡镇儿童督导员建立“每月对接、定期会商”机制,为有心理风险的困境儿童定制“一人一策”帮扶方案——针对焦虑情绪、自伤行为等问题开展“一对一”情感陪伴,联合学校为厌学儿童提供“学习动力提升”辅导。创新推出“团辅关爱+个性化帮扶”双轨模式,累计开展主题团辅27场,覆盖1000余人次,有效缓解群体性心理问题;同步建立“评估-反馈-改进”闭环机制,经“亲子关系改善”等团辅服务后,家长参与率从20%提升至60%,服务质量持续优化。

村居末梢“早发现” 一线守护筑底线

      村居儿童主任是守护童心的“神经末梢”。试点项目通过技巧示范、案例讨论等方式,系统性提升儿童主任心理风险识别能力,教会其掌握问题表现与上报流程。指导儿童主任在日常走访中记录孩子情绪、社交等信息,结合专业测评工具建立动态“心理画像”档案,搭建“随时沟通”反馈渠道。针对突发情况,建立“心理危机应急联动机制”,明确响应流程与责任分工,实现心理风险“早发现、早干预”。秀山县梅江镇一村主任发现11岁女孩情绪异常后,第一时间联动专业团队制定干预方案,成功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霾。

      下一步,秀山县将持续深化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成效,推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网络向更精细化、专业化迈进。进一步完善“预防-预警-干预”全链条机制,强化家校社协同,拓展心理咨询热线、沙盘治疗、亲子课堂等服务覆盖面,吸纳“爱心妈妈”、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借助数字化平台实现资源联动与风险监测精准化,为全县少年儿童构筑更有温度、更具韧性的心灵守护网。(徐平 吴燕)


【版权声明】
本文/图片用于同步时事新闻,依据《著作权法》第24条合理使用条款。
来源:中国日报中文网(原文链接:https://cnews.chinadaily.com.cn/a/202511/05/WS690b11d8a310c4deea5f03d6.html),发布日期:2025-11-05
引用内容未替代原作品市场价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YWHJ@yiwuwenhua.com.cn